今年機務公司的幾項重要指標中,飛機的引導差錯率萬架次不超過3.5,比去年的引導差錯率萬架次不超過4.5足足低了30%左右,相當于一年的引導差錯要減少3次左右,面對這樣的難度,機務公司的領導們卻信心滿滿!因為他們已經(jīng)找到了引導差錯率居高不下的根源,并且找到了解決的良方,這就是實行落地航班機位核對制度。 所謂落地航班機位核對制,就是要求引導員在每個航班落地后與航線調度室進行機位核對,雙方核對無誤方可開始引導,若雙方的信息不一致則由調度員向現(xiàn)場指揮中心進行核對。這一制度自去年實行以來,有了明顯的實效,有數(shù)據(jù)為證:2011年下半年未實行該制度時,引導的差錯率是萬架次4.8,去年一季度也接近這個數(shù)字,但是自去年4月份以來開始規(guī)范實施該制度后,全年總的引導差錯率降為萬架次2.8,今年一季度成績更是喜人,差錯率為0。 乍看這些數(shù)據(jù),只是反映出了引導員的工作在不斷進步,但這背后凝聚著公司領導的決策和航線調度員的辛勤付出。每次飛機一落地,調度員都要觀察跑道上飛機的機型及所屬的航空公司,然后再認真地和航班信息集成系統(tǒng)進行核對,遇到信息不一致的需再與現(xiàn)場指揮中心核對,確認無誤后通知引導員開始機位引導。此過程必須要求調度員認真細致、不厭其煩,而公司的調度員由航線部維修員兼職,原本航線工作已經(jīng)非常繁忙,但是為了機務公司重要指標的順利完成,調度員們默默付出亦無悔。因此在這項制度實行一周年之際,僅以此篇短文向那些在各個崗位上辛勤付出而不被人知的一線工作者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機務維修工程公司 詹晨邨/文
|